协会动态
关注行业发展 服务创造价值
做强政策杠杆,支持实体经济
五年来,四川再担保紧紧围绕专注再担保这一业务定位,筚路蓝缕,锐意进取,积极发挥再担保的杠杆撬动作用,立足普惠金融领域,着力扩大业务规模,努力引导更多低成本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再担保年度发生额由2016年的31.21亿元提高至2020年的278.5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72.84%。中小微企业、“三农”、新兴产业三大领域业务占比始终保持在99%以上,2016年-2020年,单笔融资1000万元以下项目占比分别为56.50%、77.60%、76.99%、85.04%和90.25%,500万元以下项目占比分别为22.30%、41.04%、45.68%、60.36%和64.91%,稳步增高,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更加突出。坚持服务全省地方经济发展的定位,不断加快推动业务向市州、县区拓展,2016年-2020年,成都以外市州业务占比分别为48.09%、44.84%、49.20%、65.66%和63.58%。
紧跟政策导向,服务中心大局
五年来,四川再担保紧紧围绕发挥政策性功能这一职责使命,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深入实施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积极发挥财政、金融与产业政策多重叠加效应,支持我省“5+1”现代工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体系和“10+3”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不断优化业务模式,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已形成国家融担基金业务、限额再担保业务并行,增信再担保业务为补充的业务体系。先后设计、研发、参与支小贷、政融保、战疫贷、精准扶贫等产品23种,有效引导了金融资源流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司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最高效率、最优政策先后推出疫情防控专项支持方案、疫情防控期间业务调整政策、再担保“战疫贷”专项产品等,开展疫情防控业务69.19亿元,有力帮助了广大小微企业度过疫情难关。
突出龙头作用,加快体系建设
五年来,四川再担保紧紧围绕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这一重要任务,着力发挥作为行业龙头和“稳定器”的体系核心与规范引领作用,加快构建覆盖面广、层次分明、全省一盘棋的融资担保机构体系。于2018年9月成为国家融担基金首批开展合作的八家机构之一。目前合作担保机构数量达到76家,覆盖省内全部市州,与24家银行达成合作,搭建银行、担保机构、再担保风险共担“铁三角”,建立起“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新型银担合作机制,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呈现新的发展局面。
坚持底线思维,优化风控机制
五年来,四川再担保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坚持“全面合规、全流程风控、部门联动”风控理念,努力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创新设计独立评级体系,健全完善制度体系,以稳健务实的态度、科学严谨的手段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将风控理念贯穿机构准入、代偿补偿、追偿管理全过程,确保了业务安全、队伍安全。2017年-2020年,公司再担保业务代偿补偿率分别为3.91%、1.54%、1.56%和1.72%。远远低于同期行业代偿率,在业务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亏损的底线,确保了企业国有资产安全,确保了稳健运行和政策性功能持续发挥。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思想之魂
五年来,四川再担保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基本原则,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形成较为规范的治理结构、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打造了专业敬业乐业勤业的高素质人才团队,确保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贯彻落实,形成聚精会神谋发展、齐心协力创佳绩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2019年被评为省级机关文明单位,为在新的起点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抢抓战略机遇,争创全国一流
未来五年,是四川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的关键时期。新时代、新时期、新格局,四川再担保的发展面临极其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将牢记政策性国有金融企业的身份属性,强化大局意识,把公司的发展深度融入到全国、全省发展的大格局中,整合和集聚优势资源,主动作为、创新作为、精准发力,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一是围绕一个目标,即建设全国一流再担保机构,更加有效服务小微、“三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努力做到在全省发展中有地位,在全国行业中有影响。二是推进“两大专项行动”,即五年业务倍增计划和一纵一横体系建设,最大限度扩大业务覆盖面,力争未来五年累计业务规模在前五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三是加快建设“三大平台”,即政策承接实施平台、业务创新引领平台、行业标准示范平台,提高担保机构扩大业务规模的内生动力,引领担保机构坚持正确的经营方向、拓宽市场空间。四是强化“六大核心能力”建设,即公司治理能力、党建引领能力、风险把控能力、人才聚集能力、财务保障能力、文化凝聚能力,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